1995, 17(2):1-11.
摘要:智能制造技术(IMT)和智能制造系统(IMS) 是当今先进工业国家争相开发和探索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并着重从智能控制的高度概述了制造过程建模与信号分析,控制策略与方法等核心技术。本文还通过一个实例简介了IMS 的结构,借以说明该领域发展趋势。
1995, 17(2):12-18.
摘要:对自由曲面的立体视觉测量与加工一体化技术中的图像匹配、曲面造型以及接口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1995, 17(2):27-32.
摘要:结合非线性优化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易于实现、收敛速度比较快的多层神经网络共轭梯度反传算法。液体火箭发动机参数辨识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传统的数学方法必须基于发动机已知模型,使得其参数辨识受到极大的限制。文中基于神经网络共轭梯度反传算法进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系统辨识,结合变推力发动机热试车动态数据,得到了满意的仿真结果。
1995, 17(2):33-37.
摘要:针对大型动力装置分布广、运行状态参数多以及结构复杂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实用的大型动力装置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硬件实现方案。该系统按主从分布式结构设计,采用前置放大、滤波、隔离等先进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各种噪声、干扰,达到了信号提纯的目的,为后续状态监测及故障的深层诊断提供了可信的原始数据。
1995, 17(2):38-42.
摘要:提出了模拟两相喷雾流场的液滴湍流弥散过程的模型。该模型采用了轨道扩散模型的基本思想,把液雾尺寸分布按液滴直径分成有限尺寸组,每组液滴都追随各自的平均轨道。计算平均轨道时每组液滴就像一个液滴的行为。与随机轨道模型不同的是本模型考虑同一组内的液滴在流场中的湍流扩散,认为每一液滴尺寸组中的液滴以其平均轨道为中心有一个高斯分布。
1995, 17(2):48-52.
摘要:人工神经网络以其信息的并行处理与分布式存储、自组织和自适应等特点,在机器人领域显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机器人操作手 IKP 求解中的应用,试图求得操作手IKP 的一组或所有可行解.文章利用 BP 网络对操作手 IKP 的求解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求解实例.
1995, 17(2):53-58.
摘要:结合通用的COFF目标文件格式,研究了系统加速板执行文件的加载及运行控制机制,阐述了加载COFF 文件的思路和实现方法。文中还设计了能有效提高系统效率的文件预装载机制,讨论了这一机制的原理和具体实现。
1995, 17(2):64-70.
摘要:进行了两类压剪加载实验:(1)利用石英的平面正碰撞产生压剪加载的实验,采用电磁质速法测试装药试件内部不同质点的运动情况,分析炸药装药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2)在压剪炮上采用平行倾斜碰撞产生压剪加载的实验,观测炸药装药爆炸的可能性。由实验可以看出:在亚爆轰状态的压缩加载应力条件下,剪切的联合作用对炸药的起爆起到敏化作用,适当比例的压剪加载造成更加敏感的炸药起爆响应。文中给出了起爆响应规律和响应机制的实验分析。
1995, 17(2):71-77.
摘要:在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方法中引进规范变换,推导出在外加恒定磁场下分子中的电子环流表达式,应用该理论导出了分子磁化率的-般公式,并对 C60 和 C70 分子中 π 电子的磁化率进行了计算。
1995, 17(2):78-85.
摘要:通过对图论中独立集和支配集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独立支配集的概念,论证了独立支配集同极大独立集及极小支配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独立支配集的最佳求解算法,从而圆满地解决了图论中独立集及支配集的求解问题,对图的着色及匹配等问题的研究均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1995, 17(2):86-89.
摘要:导出了对参数曲线几何连接简单、实用的几个定理。
1995, 17(2):90-93.
摘要:采用正反“单匝”线圈优化螺线管轴向磁场的均匀性和陡化端口磁场的下降沿。计算和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明显改善磁场的均匀性和端口磁场的下降沿。
1995, 17(2):94-99.
摘要:针对 FMS 具有加工柔性和加工线路柔性的特点,提出了 FMS 任务可靠性框图模型的二种建模方法(并联形式的建模方法、贮备形式的建模方法(冷贮备、热贮备))以及模型的简化方法。本文的目的在于为分析、评估 FMS 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
1995, 17(2):100-104.
摘要:利用数字散斑干涉法,研究了半无限平面模型在受冲击载荷下的面内位移场的测试技术。采用瞬态图像采集系统,将模型受冲击前后的电子散班图像直接存储在图像采集系统中,通过数字处理实现数字散斑干涉,测得了模型的面内位移。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两者能很好地吻合。
1995, 17(2):105-108.
摘要:依据二维流体弹塑性模型及二维断裂处理方法,研究 X 射线热击波在圆柱壳体内的传播规律。计算结果揭示了圆柱壳体内热击波的一些二维效应。
版权所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湘ICP备09019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