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22(3):1-5.
摘要:空间数据库是 GIS 的核心。在介绍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广为应用的空间数据库系统 SDE,它能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集成在数据库中。目前已提出的空间信息模型可分为基于域的模型和基于对象的模型,各有其优点和局限。由于许多应用中需要这两种模型,因此本文提出了我们自行设计的一种能够集成域和对象的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模型。
2000, 22(3):6-10.
摘要:温漂和时漂是电子分析天平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其自动补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电子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 分析了电子分析天平温漂、时漂的产生机理, 提出了一系列克服漂移的自动补偿方法, 给出了传感器、硬件电路和软件等几方面的自动补偿方案, 实际应用表明这些补偿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2000, 22(3):11-15.
摘要:为研究非正弦波SAR的方位向分辨力, 从波束形成的角度分析了非正弦波SAR 的方位向聚焦原理, 导出了基于矩形脉冲和高斯脉冲的合成孔径天线阵列方向图表达式, 并与常规窄带SAR 进行比较, 指出影响非正弦波SAR方位向分辨力的主要因素为合成孔径长度和信号带宽, 而与信号载频无关。
2000, 22(3):16-19.
摘要:介绍了分布式算术的原理以及它在基于LUT的FPGA 器件上的实现, 比较了串行分布式算术和并行分布式算术在面积开销和性能方面的差异。
2000, 22(3):20-24.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 码分多址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在CDMA系统中采用了M阶正交信号。通过分析采用M阶正交信号的DS-CDMA 系统基带接收信号的统计性能, 文中得出了多址、多径干扰下系统的误码率计算公式, 并详细分析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2000, 22(3):25-28.
摘要:基于支持多级业务的单码CDMA 系统, 本文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多级业务接入的两层控制方案。借助于该方案, 实时业务用户一旦被接纳就立刻进行通信。而非实时数据用户的通信过程要受到呼叫层和突发层双重的控制。这样, 前者的QoS 能够得到保证, 而后者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暂时闲置的信道容量。
2000, 22(3):29-33.
摘要:研究了低入射余角下雷达海杂波的建模、仿真算法及实现问题。根据实际背景, 对实测数据进行深入讨论, 建立起一个较为准确的海杂波幅度分布模型与功率谱模型; 针对非相参和相参两种雷达体制, 分别采用修正的零记忆非线性变换法和球不变随机过程法来实现具有给定相关性的K分布随机数序列的产生, 并以Visual C+ + 为平台实现了仿真软件。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2000, 22(3):34-38.
摘要:应用遗传算法等进化方法进行任务分配与调度为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学者们所关注。基于任务排列的知识表示,常规的标准遗传操作算子并不总是有效的。好的遗传算子对算法收敛性及收敛到好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列表编码的知识表示基础上 ,设计了三个有针对性的遗传算子,即改进的交配算子、内部交配算子和一种作为变异的迁移算子。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这些算子对任务分配与调度是有效的。
2000, 22(3):39-43.
摘要:对已有的串行算法进行并行化, 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通过对全球气象资料客观分析系统串行算法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静态分配数据的分布式并行算法。该算法通过间隔选取分析盒子和模式格点纬圈行, 将数据分配给不同的处理机实现分布式并行。该并行算法负载平衡好, 并行效率高, 而且并行化代价较低, 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2000, 22(3):44-49.
摘要:在节点增加角旋转自由度的基础上构造任意四边形轴对称单元协调的位移模式, 为了提高精度, 消除几何敏感性和适应不可压缩材料, 在协调的基础上又引入三个非协调的内部位移函数和泡状函数作为附加位移场。数值计算表明由此构造的新单元的性能更好。
2000, 22(3):50-52.
摘要:运用分子动力论方法研究气体分子( Xe) 在固壁表面( Pt) 的散射。在构造了合理的气体分子与固壁表面相互作用势模型之后, 运用随机经典轨道方法求解气体分子及固壁原子的运动方程, 得到气体分子运动轨迹及散射后的运动状态。结果表明, 气体分子散射后的角度分布与Maxwellian 模型存在较大差异, 而速度基本服从半空间的Maxwellian 分布。
2000, 22(3):53-56.
摘要:为了获取基于标准轨道返回舱再入纵向制导的最佳反馈增益系数, 建立了纵平面运动方程, 推导了对应于纵向制导规律的摄动微分方程。根据Pontryagin 极小值原理, 给出了最优反馈控制律, 求解Riccati方程, 即可得到最佳反馈增益系数。考虑到实现的可行性, 将时变的增益系数逼近成常数或分段常数, 得到次优反馈增益系数, 取得了满意的制导效果。
2000, 22(3):57-59.
摘要:建立了变化风场的气动力模型, 讨论了风梯度的气动力效应。对气象火箭在弹道风和变化风场中的飞行轨迹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该模型正确合理, 与实际飞行结果吻合好。
2000, 22(3):65-69.
摘要:对Si3N4 粉末实现了三种不同压力的冲击波预先处理, 而后采用三种不同的热压烧结条件制得Si3N4 陶瓷。运用SEM, TEM, HRTEM 和XRD 等手段分析了粉末和陶瓷的结构特性, 同时测试了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 冲击波压力没有导致Si3N4 粉末的相变, TEM 观察表明Si3N4 晶粒中有大量的位错及位错群, 冲击波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引入大量位错和其他缺陷促进致密化过程, 提高陶瓷材料的机械性能。经过40GPa 冲击波活化1800℃ 热压烧结的Si3N4 陶瓷性能最好, 弯曲强度达1107.2 MPa, 断裂韧性达12.20 MPa.m1/2。
程湘爱 , 余般梅 , 邓青华 , 艾杰 , 钟辉煌 , 胡心
2000, 22(3):73-75.
摘要:为提高123相高温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密度]c,本文从改变样品的用料配方、革新制备工艺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研究。在生成约10g123相超导样品正常配比的基础上,分别多加了5mg到100mg不等的 BaCO3,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超导体块材。通过比较各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Tc、超导转变宽度ΔT、临界电流密度 ]c、扫描电镜照片和X-Ray衍射谱图,可以得出:富BaCO3123相超导体的超导转变温度Tc均大于90K;ΔT= 1~3K;20mg的富BaCO3有利于 123相的形成;一定量富BaCO3的加入对提高123相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密度Jc很有利。
2000, 22(3):80-83.
摘要:为了使飞行器的轨道仿真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必须构造基于实际环境的六自由度仿真框架。文中给出了仿真中各种周期的关系, 并对右函数计算中的各种变量关系进行了描述, 最后还介绍了两种常用的仿真实验设计方法及对应的结果处理方法。文章中的仿真方法在导弹、火箭、飞船轨道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0, 22(3):84-89.
摘要:当应力、强度分别服从于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Weibull 分布时, 分析了应力-强度模型的可靠性评估, 着重讨论了无信息验前下的Bayes 可靠性评估。仿真结果表明, 无信息验前下的评估结论可以很好地用频率学派的观点来解释。
2000, 22(3):90-95.
摘要:随机弱实时系统与强实时系统的显著区别是, 它不要求实时任务的每一项作业都满足时限要求, 只要保证作业的时限延误率低于某一阈值, 其总体执行性能就是可以接受的。提出了概率时间需求分析法( PTDA), 用于估计可剥夺静态优先级调度策略下周期性任务的作业满足时限约束的概率的下界, 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考察了下界的紧性。对实例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 PTDA 分析的误差小于10%, 计算速度快, 可以为弱实时应用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000, 22(3):100-104.
摘要:在研究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对直线度误差分离技术所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 定量分析了传感器初始对准误差, 忽略摆角误差和传感器漂移特性差异在时域和频域直线度误差分离方法中造成的误差, 同时指出了频域方法中权系数对测量误差的放大作用。并讨论了一些消除误差的方法。最后由此得出两点法与三点法相结合的组合方法是最适用于超精密直线度测量的误差分离方法的结论。
2000, 22(3):105-108.
摘要:为使NIU 能提供把不同地域的仿真器联接到DIS 中的能力, 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坐标系统转换。本文介绍了DIS 标准坐标系及其它几种相关坐标系, 并在不同坐标系之间建立了坐标转换关系, 讨论了不同坐标系中姿态的不同表示方法及其转换关系, 同时在NIU 中用C+ + 实现了所有算法。
2000, 22(3):109-113.
摘要:AVL 系统就是GIS与GPS 技术集成的成功应用。AVL系统中GPS 信号在GIS 地图上显示时,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存在很大的偏差, 对这种偏差的校正是十分必要的。提出了一种偏差校正方法——“ 线性抽象算法”, 并通过MapInfo 提供的OLE Automation 技术在Visual Basic 中实现了该算法,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同时也指出了这种方法的不足。
2000, 22(3):114-117.
摘要:边界扫描是一种正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可测试性设计技术, 在电子设备测试和故障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开发的边界扫描测试仪样机的工作原理, 并着重论述了其软件开发的几个重要问题。
2000, 22(3):118-122.
摘要:决策支持系统的快速集成环境的研究一直是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研究了决策支持系统可视化快速集成技术及其实现, 并重点介绍了作者开发的决策支持系统可视化快速集成环境研究Visual DSSBuilder 及其在开发过程中所解决的技术难题。
版权所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湘ICP备09019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