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23(1):1-4.
摘要:为适用于非定常流场计算,在保证时、空二阶精度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变系数残值光顺技术,提高了四步Runge-Kutta方法的计算效率;并针对球锥简谐振动过程,数值比较Runge-Kutta多步法和“双时间法”的计算精度。
2001, 23(1):5-10.
摘要:建立了一种基于简单遗传算法的改进模糊度搜索方法求解载波相位测量中的整周模糊度。首先采用UDUT和LDLT分解对整周模糊度进行整数高斯变换以降低各整周模糊度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整周模糊度搜索。在种群个体较少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早熟使搜索陷入局部最优,提出两种变异算子,保持个体的多样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较使用简单遗传算法具有更快的搜索速度和鲁棒性。
2001, 23(1):11-14.
摘要:该方法将传递函数方法与传统的随机摄动分析理论相结合,将随机场作Karhunen-Loeve正交展开,对静态随机梁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其可靠性指标。这样一来克服了传统的有限元数值方法计算量大的困难,确立了随机梁结构分析的一种解析方法。
2001, 23(1):15-18.
摘要:采用二阶TVD格式的有限体积法偶合Baldwin-Lomax代数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二维矩形等截面隔离段中的流动现象,很好地模拟出由激波/附面层干扰所形成的复杂的激波串流场结构。计算结果与国外有关文献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2001, 23(1):19-22.
摘要:研究高温空气的不同物理模型对载人飞船返回舱等离子体鞘电子密度的影响,包括热力平衡的化学非平衡模型与热力、化学都是非平衡的模型的比较,以及七组元模型与十一组元模型的比较。采用NND格式和时间预处理技术,得到了非平衡流全NS方程的时间渐近解,计算了载人飞船等离子体鞘电子密度的典型结果。与飞行试验及有关文献数值计算结果之比较表明,本文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
2001, 23(1):23-27.
摘要:针对过去的宽带膜厚监控法必须依赖镀制前设定的目标透射率(反射率)的固有缺陷,提出了在蒸镀过程中及时拟合出所镀层的膜厚、色散系数(折射率)等参数,并据此不断修正目标透射率(反射率)的设想,从而从根本上克服过去的宽带膜厚监控法的固有缺陷。建立了基于修正膜层目标光谱特性的宽带膜厚监控系统,阐述了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及一系列镀膜监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透射率的重复测量精度优于2‰,膜厚监控精度较高,重复性好,各层的终点膜厚判定精度优于1%。
2001, 23(1):28-30.
摘要:采用共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了负载型钴基超细粒子催化剂Co-SiO2,研究了该种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进一步考察了钴含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催化剂在低钴含量(1%~2%)时即对CO的氧化反应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很宽的反应活性温度区域(160℃~800℃);钴含量对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0.1%~2%的含量范围内,随钴含量增加,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逐渐升高。
2001, 23(1):31-35.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检测算法。该算法由联合滤波器的全局估计与各局部估计之差,得到残差序列,通过残差χ2检验,来判别系统是否出现了故障。同时进一步讨论了故障分离方法。数值仿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检测出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01, 23(1):36-39.
摘要:根据Duffing方程解的特性设计出混沌振子,利用混沌振子对噪声的免疫力和对小信号的敏感性对微弱信号进行检测,并将此方法应用于转子系统早期碰摩故障检测中,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可行。
2001, 23(1):40-43.
摘要:介绍了作者研制的一种用于半导体制造设备上的x-y并联执行机构。通过增加一个冗余运动链,使得该机构在工作空间内没有奇异点。该机构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大大减少现有机构的体积,并具有较高的刚度,可以在高速运动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和跟踪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轨迹跟踪误差均低于0.5mm。
2001, 23(1):44-47.
摘要:针对企业应用CAPP的需要,研制成功了工艺表格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建立一个处理工艺表格的通用模型,把企业的具体工艺表格当作模型的实例,并将工艺表格的形式和要求等作为实例的属性。系统采用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连)技术,为MIS、PDM等系统内部不同模式数据交换提供接口。实践证明系统具有设计方法新颖、通用性强和实用性好等特点。
2001, 23(1):48-50.
摘要:线性调频(LFM)信号体制的超宽带雷达(UWBR)系统的相位误差,会影响雷达系统脉冲压缩的结果。本文提出的相位梯度(PG)算法,能够有效地估计系统相位误差,改善脉冲压缩的性能。
2001, 23(1):51-54.
摘要:底层功能实现模块是程控交换机多媒体仿真训练系统通用设计平台的关键部分。硬件配置是交换机工作的基础,是底层功能实现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介绍了交换机硬件系统的建模,利用两种典型机型硬件实际的工作情况,解释并验证了所建立的通用功能流程图,并介绍了参数接口的管理与应用。
2001, 23(1):55-58.
摘要:分析了几种已有的可扩性分析模型,并对传统的时间受限与存储受限加速比定律作了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了可扩性分析的本质,定义了一类一般意义下同构机器与并行算法组成的并行系统的可扩性模型,并由此出发,提出了三种新的可扩性模型:等平均I/O需求模型, 等平均通信需求模型和等利用率模型。最后探讨了工作站机群与并行算法组成的并行系统的可扩性分析。
2001, 23(1):59-65.
摘要:提出一种两步算法用于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无监督地提取线性特征,特别是提取公路网。第一步利用局部线特征检测算子提取线基元,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均值比率(RoA)算子,应用SAR图像的内在统计特性,保证较高的准确率;第二步引入公路结构特征的先验信息,对提取的线基元进行组织,获得比较宏观的线性结构。文中的方法通过ERS-1图像加以验证。
2001, 23(1):66-72.
摘要:流水时序调度是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高层综合中的一个困难而急待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有着鲜明物理意义的归一化定时数据流图,基于节点移动研究了合法流水调度变换的内部机理, 从而证明从任一合法的初始流水调度出发,通过合法的节点移动可以搜索到设计空间中任何一个合法的流水调度。一个合法、完备的变换集,为寻优搜索的算法应用于流水调度解决了理论和算法实现问题。文中还给出了一些实验结果。
2001, 23(1):73-76.
摘要:通过建立了一般的空时CDMA系统模型,探讨多址干扰和多径效应的联合抑制问题。首先分析了系统的可辨识条件,然后利用多约束最优化准则研究了FIR空时解相关接收机设计和实现,并进一步分析了系统性能。
2001, 23(1):77-80.
摘要:讨论了两个与矩阵有关的问题。对问题1,给出了其阶数从1到5时的回答;对问题2,给出了其彻底的否定回答。所获的结果许多情形下还可推到更广泛的情形。
2001, 23(1):81-84.
摘要:用反例说明在[1,2]中关于分形插值函数的积分公式是错误的,并建立了关于分形插值函数积分的正确公式。
2001, 23(1):85-88.
摘要:实际中普遍存在的有显著渐近失效行为的系统,难以用经典故障树加以分析,于是,以“模糊事件的普通概率”这一理论为基础,建立了Profust故障树模型,并进行了部分定量分析,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综合运用了可以得到的关于系统运行的可能性信息和概率信息。
2001, 23(1):89-92 ,96.
摘要:讨论带线性泛函约束的微分算子插值样条,在空间 Wm2中给出了由约束泛函和微分算子构造再生核的普遍方法,利用微分算子及其共轭微分算子零空间基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微分算子插值样条解析性质新的推导方法。
2001, 23(1):97-101.
摘要:设G是一个图,g(x)和f(x)是定义在V(G)上的整数值函数,且对任意的x∈V(G),设g(x)≤f(x),H是G的一个子图,F={F1,F2,…,Ft}是G的一个因子分解,如果对任意的1≤i≤t,|E(H)∩E(Fi)|=1,则称F与H正交。闫桂英和潘教峰在文[3]中提出如下猜想:设G是一个(mg+k,mf-k)-图,1≤k
2001, 23(1):102-104.
摘要:给定平面内一组互不相交的线段,将实际光源抽象成有限长度线光源,讨论其可见性,发现线光源的照射效果等价于线光源两端点的照射效果叠加,给出了寻找所有可见边的算法,推广了文[1]的结论。
2001, 23(1):114-117.
摘要:采用21/2维全电磁模相对论PIC粒子模拟程序对同轴虚阴极振荡器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装置的结构参数和电气参数等方法,对该类装置取得了一系列规律性的认识。通过模拟还发现,对要求的频段,通过加入电子收集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功率和压制倍频现象的发生。
版权所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湘ICP备09019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