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

关键词: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声波式机械天线的谐振频率调控方法
    崔勇,李良亚,王琛,黄玉平,袁志鸿,陶云飞
    2024, 46(4):96-103. DOI: 10.11887/j.cn.202404010
    [摘要](3070) [HTML](512) [PDF 7.86 M](1688)
    摘要:
    声波式机械天线作为机械天线的重要类型之一,其谐振频率与固有频率高度耦合,而目前声波式机械天线受到材料尺寸限制,谐振频率较高,无法满足甚低频或更低频段的需求。为调控声波式机械天线的谐振频率,对声波式机械天线进行了振动建模,提出了增加单边固定约束、增加自由端质量和去除天线部分材料三种方法,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调控声波式机械天线的谐振频率,且与解析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应力分布研究了三种调控谐振频率方法对天线辐射的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的影响,对声波式机械天线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  货架下方可通行无人仓中多自动导引车系统的路径规划
    杨洪玖,赵国威,李洪波,程富阳
    2024, 46(4):104-113. DOI: 10.11887/j.cn.202404011
    [摘要](2971) [HTML](524) [PDF 10.15 M](1712)
    摘要:
    多自动导引车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 系统进行搬运作业时容易发生冲突、碰撞和死锁。为此,引入多值栅格和交通规则改进A*算法解决货架下方可通行场景下多AGV系统的轨迹规划问题。为提升系统搬运效率,通过增加货架召回机制、转弯代价和热度代价对规划路径进行优化,并采用二叉堆数据结构提高路径规划速度。利用Python搭建了可视化的四方向栅格无人仓模型,对改进A*算法和轨迹优化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A算法具有求解速度快、防死锁能力强的优点,可以快速完成该场景下的多AGV系统的路径规划。
    3  永磁同步电机全转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刘计龙,付康壮,麦志勤,李科峰,张伟伟
    2024, 46(4):114-124. DOI: 10.11887/j.cn.202404012
    [摘要](3532) [HTML](692) [PDF 8.75 M](1849)
    摘要:
    为解决IF控制启动速度偏慢、启动转矩能力薄弱等问题,采用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完成电动机零低速启动,并结合中高速区有效磁链法形成全转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策略。为了实现两种控制方法的平滑切换,提出一种基于转速过渡区与状态机结合的滞环切换策略,所提策略将全转速范围划分为零低速区、过渡区以及中高速区,电动机由中高速区进入过渡区时提前开启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使其位置估计过程达到稳定,为切换做好准备。为了减小注入高频电压对有效磁链法位置估计过程的冲击,在转速过渡区采用软开启的方式实现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投入与退出。针对转速过渡区两种位置估计方法同时工作时的耦合问题,设置了双同步旋转坐标系,实现了转子位置估计的解耦控制。在一台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上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4  调节阀多测点空化诱导振动敏感性分析
    刘秀梅,韦建秋,龙正,李贝贝,孙深圳
    2024, 46(4):125-132. DOI: 10.11887/j.cn.202404013
    [摘要](2949) [HTML](460) [PDF 8.21 M](1586)
    摘要:
    针对调节阀阀体不同测点处对流道内空化敏感性存在差异问题,开展了不同测点处空化诱导振动的差异性研究和空化发展状态敏感程度分析。搭建了调节阀空化振动加速度信号采集试验平台,同步采集了多测点处调节阀空化诱导振动的加速度信号。提出了加速度级比率和重心频率两个表征参数,并利用1/3倍频程谱对调节阀空化振动信号频谱进行划分,最终得到对空化发展最敏感的频带和测点位置。结果表明:调节阀阀体同一表面测点振动信号呈现相似性,不同表面测点信号差异性较大,即调节阀振动信号表现为各向异性;空化状态的发展主要引起中心频率10 000 Hz以上的频带振动强度增大,适合作为监测调节阀空化状态的特征频带。
    5  比例阀控气缸系统确定性鲁棒反步运动跟踪控制器
    浦晨玮,刘磊,何迪,钱鹏飞
    2024, 46(4):133-141. DOI: 10.11887/j.cn.202404014
    [摘要](3088) [HTML](515) [PDF 6.48 M](1595)
    摘要:
    为实现气缸运动轨迹的高精度鲁棒控制,建立了比例阀控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基于反步法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系统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和外界扰动等因素影响的非线性确定性鲁棒控制器。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构建气缸运动轨迹跟踪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中的xPC-Target开发了基于非线性确定性鲁棒控制器的气缸运动轨迹实时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器是可行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有效地跟踪参考轨迹,跟踪0.3 Hz正弦轨迹时的最大跟踪误差为0.89 mm,约为幅值的2.97%;跟踪0.4 Hz正弦轨迹时的最大跟踪误差为1.02 mm,为幅值的3.4%。
    6  基于低通滤波器的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时延估计跟踪控制
    徐河振,于潇雁,张宇涵,陈力
    2024, 46(4):142-149. DOI: 10.11887/j.cn.202404015
    [摘要](3059) [HTML](461) [PDF 5.73 M](1572)
    摘要:
    为解决位姿不受控情况下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预抓取阶段的关节跟踪控制和振动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并结合动量守恒原理进而建立漂浮基三杆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动力学方程。为提高柔性关节的等效刚度,引入关节柔性补偿的方法;即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将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分解为慢变系统和快变系统。在此基础上,针对慢变系统设计以时延估计为主框架的滑模控制方法,同时与低通滤波器相结合消除滑模控制带来的系统抖振问题;针对快变系统设计线性速度差值反馈控制系统,抑制柔性关节给系统带来的柔性振动问题。通过仿真验证空间机械臂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稳定地跟踪上期望轨迹,证实该控制方案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7  武器装备抗毁性分析与评估方法
    黄通,高钦和,刘志浩,王冬,马栋,高蕾
    2024, 46(4):150-158. DOI: 10.11887/j.cn.202404016
    [摘要](3613) [HTML](666) [PDF 6.07 M](1938)
    摘要:
    针对现阶段武器装备生存能力评估研究以统计学为主、缺乏物理学支撑的问题,并且为了建立各部件从结构参数到防护性能之间的传递关系,提出了抗毁性的研究概念,提出了基于极限损毁的抗毁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广义防护时间的抗毁性表征方法;并通过指标对作战任务的量化机理,提出了面向任务的抗毁性评估方法。以行驶性能为例进行抗毁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极限损毁的抗毁性分析方法能够实现从物理空间到性能空间的传递关系的构建;基于广义防护时间的抗毁性表征方法能够反映幅值距离和难易程度对抗毁性综合影响;面向任务的抗毁性评估方法能够将作战任务需求引入抗毁性评估中,减弱了主观赋权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8  设计参数对一体化准零刚度隔振器冲击隔离性能的影响
    丁伯森,刘海平,朱冬梅
    2024, 46(4):159-168. DOI: 10.11887/j.cn.202404017
    [摘要](2972) [HTML](426) [PDF 8.49 M](1637)
    摘要:
    针对一体化准零刚度隔振器(简称“一体化隔振器”)的冲击隔离性能展开研究。分别选择冲击响应的衰减周期、振荡频率、最大加速度比以及最大位移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重点研究半正弦脉冲加速度激励下线性刚度比和几何设计参数对一体化隔振器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持续时间较长的冲击结束后,一体化隔振器表现出比线性隔振器更好的加速度衰减性能;且较小的外壁高度和较大的壁厚有利于改善其冲击隔离性能。相关研究可为一体化准零刚度隔振器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